知识如水流,需要点点滴滴汇聚而成,而两滴水的汇聚,可以靠外界的风力,也可以靠两滴水之间自发的万有引力。
临近期末考试,为使学生们能努力学习,组内组织了一次知识通关的活动。每章节两次之内通关者,皆可获得该关卡的奖品。通关章节按难度分梯队,奖品按价格分梯队。棒棒糖,咪咪,可乐,威化,都是学生们看到两眼放光的奖品,特别是在不能随意吃零食的压抑环境中,能光明正大地,名正言顺地,还可以显摆一下自我价值的机会就显得极为珍贵。
一时之间风云际会,英雄四起。
而在众人之中,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小叶同学,一位上课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连撕垃圾袋都可以成为固定游戏项目,玩爆牛奶作为创新项目的同学,竟然在我发完奖品后悄悄地跟过来,说想要通关测试的试卷,他也想获得奖品。
他没有参加过任何一场测试,从来没有上交试卷。我跟他说,每个人有两次机会,你之前没有把握好这两次机会。这次我会给你试卷,但是,不是所有的机会都有第二次的,希望你下次能积极把握学习、进步的机会。
第一次他没通过,差6个空。这章节内容较简单,何况有提纲可以背诵。本来思考是否就降低要求让他通过,但是思及三点,还是让他重考。一是这样对其他同学不公平;二是如此并没有给他进步的机会和空间;三我也想看看他学习的持续性,即使是在微小的嘉奖下,即使是在外界因素的推动下。故而,再次判,没通过。他决定再次重考,说让他姐姐回去教他。借此机会,我说,遇到困难解决的能想到解决方法很不错,但是能不能提前规避困难呢?书到用时方恨少,这错的很多是上课内容,如果你当时听了,就不用这么艰难的通关了,所以希望你以后珍惜学习的机会。
第二次他通过了,刚刚好错了5空。拿着奖品两根棒棒糖笑得很开心,还说要考其他章节的通关卷。当然,后面章节难度比较大,他并没有通过。这次他学会主动说自己上课要好好学习了。
虽然结果并没有奇迹般的反转,但是此事还是给了我比较多的思考。
我本来极度排斥用外界的物质奖励“引诱”学生学习,因为始终觉得学习应该是自发的行为,只有这样的内驱力才能使学生长久的学习下去,但是我忽略了一个点,在没有任何内驱力的学生心中,如何建立起这样的内驱力呢?
通过这次的事件我找到了另外一个方向,有些学生本就处于无限负面反馈的学习中,根本不可能产生内驱力。用外界的物质奖励先让他接受学习的正面反馈,在此基础上,他对学习不再恐惧,渐渐形成对学习的信心,便慢慢地产生学习的内驱力。
极端的物质奖励是错误的,但是作为引路灯,物质奖励、精神奖励未尝不可。正如水流的汇聚,由于万有引力产生的结合,还是由于外界风力的影响最终的目的还是使两滴水汇聚起来。而没有外界风力的促进,没有足够的距离,这万有引力的影响简直就是微乎其微。
主持人|廖思曙(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初中分校校长)
原创作者|周慧敏,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第二实验中学(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娄桥校区)科学老师,曾多次获得区级奖项并开展区级公开课。